若世間有一個終極真理 我覺得那就是空性 所謂的道
真理若真 便無對立面 無反駁面 無自性 它不屬於任何立場 也不依附任何概念
例如一個杯子 人說這是用來喝水的器具
但它可以是裝飾品 盛花 小孩的玩物 杯子沒有任何固定的自性 即是空
空性是超越有與無 善與惡 對與錯之間的界限
它是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 不垢不淨 無二分別
它沒有快樂沒有悲傷 因為只要想快樂 悲傷就相繼而來 因為它們是一體
因人生無常 想要的慾望無止境且無法被滿足 而生壞苦
它不存在執著與不執著 只要還有執著的概念 就會執著於不執著
它超越因果 不存在於應該這樣做就應該會得到什麼 因為一旦說出應該 我執便現
它亦不存在有或無之間 在混沌中 在於自己的覺知與體悟中
非思量可得 非言說可傳
佛陀的教學 先講苦集滅道 八正道的觀念 再講般若空性
有人修禪定而證悟
有人因某句話而頓悟
有人觀空性而悟道 不限於一法
因眾生業力 根器 機緣 不同 所以沒有一定的教法
萬法皆空 因一切法因緣和合 緣起即空
法亦隨機應變 因材施教 開權顯實
佛說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
原始佛法 大乘小乘之分 皆為方便之說 也皆為眾生之因緣所致 本意為解脫之道
若執於真法偽法 陷入分別相 失其本意
正如堅持杯子只能喝水的人 已陷入固有觀念與我見中
而且世間並非僅有一位覺悟者 所以依法不依人不依派
所有法都只是渡河之舟 在抵達彼岸之前必要下舟(放下任何法)
所以應了知 法應建立在空性上 才能放下我執
所有法 包括文字語言都屬空性 是一種方便 善巧 工具 僅此
因文字語言本身俱有對立面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斯惡已 美之能成立 必定是醜對立
例如 我想要證悟空性 其中的想要 必存在於不想要的對立面
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如何修 除了座上修 平時的行住坐臥更為重要
當覺受來時 應知所有六根塵識的觸動 都是自心的觀念/認知/投射/造作 自身的因果業力牽引
不是真實 也無關外境 無關任何人
任何的覺受 樂與苦皆如此 本質皆空 即轉瞬即逝 無常變化
我們只能覺知/觀照自心 如如不動 無評判 無分別 讓一切如其所是
佛說空性 即非空性 是名為空性 萬法亦復如是
可參考 中道智慧 《心經》《金剛經》《維摩詰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