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固有认知=大脑=内心=下意识=潜意识=观点=内心的投射=习性=大脑自动化反应机制
觉知=观照=觉察=跳脱=不被自动化反应机制操控自己
因缘和合=缘起性空=业力=命运
我们的人生是被大脑自动化自制操控? 何以见得
一般人的性格 天生就注定了 两个孩子在相同的环境长大 性格就是不一样
有些人天生悲观多愁善感 有些人就乐观开怀 (当然对每件事的心态都不一样)
有些人天生数理思维较强 有些人就是天生就是文艺类的
不能说是环境塑造 因为是天生的性格能力 生出来就那样
你能说是某些性格可能是原生家庭造就 也可以那么解读
就是命运使然让你出生在这个原生家庭而造就你的性格
再者 我们的念头造就我们的一切行为 造成我们一切的情绪产生
举个例子 对于同一件事情 相同的立场的当事人
大家出现的念头造就观点不一样 有些人会觉得这件事伤害了他 有些人会觉得帮助了他
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化的解析认为 会让你倾向于二元中的一元
再来 我们对话中 聊了十几句话 举个例子
你应该要跳脱 你不要那么世俗 看开点 放过自己 不要执着
一些人就是会对某一句话很正面接受且根深蒂固
好 我提醒我自己 会放过自己 让自己好过
一些人就是会对某一句话很负面的觉得我被冒犯了
为什么说我世俗 难道你就不世俗吗
所有你阅读的书 你看到的文字 听到的段落都是如此
某些文字或段落就是影响你特别重 也许正面 也许负面
这些可以说是念头或大脑的自动化反应机制使然 我们一般无法掌控
因为这是自动化机制自动地帮你划分重点 划分界限 二元好坏 是非善恶
同样的一句话 不同人和你说 会产生不同的含义 解读 感触
你父母和老师和你说同样的一句话 你接收的解读或感触都不一样
我们大脑也自动化区分每个人说话的份量 也正也负
某些人某句话对于你来说 意义都不一样
就像是有人骂你 你自然自动化就产生情绪一样 当然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
有些人骂回去 有些人就造成肢体冲突 有些人无动于衷
或有人的言行举止不符合你的认知标准 你当下就会产生批判 情绪
这些都是自动化 无意识的
所有自动化产生的念头 觉受 情绪 我们可以称之为错觉 假象 空性 幻像
但是我们却感觉真实不虚 且深陷其中
同时大脑自动对于负面情绪 印象较于深刻 且无处徘徊
由此证明 众生皆苦 因为大脑的自动化反应机制
我们的固有认知 我们习性造就的我执 我们的人生难题 都是固定了
当然每个人的课题都不一样 因每个人的因缘都不一样
为什么要修行 知道所有的认知情绪都是你的大脑自动化赋予你的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跳脱我们的念头 二元对立认知
二元是共存的 是互相转换的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阳中藏有阴 阴中也藏有阳
刘丰老师说 所有认知都是障碍 只有颠覆你的认知 才证得无中生有的智慧
只有觉知当下 去无明 跳脱分别 不定义任何事 改变习性 学习无所谓 才能悟道
真正的实修 是要修觉知 修看清本质的能力 了解人性 了解佛法 了解万物规律 了解究竟法
才能登出这个大脑的自动化系统 找寻那个本来清净 本来自在的我们 如如不动 了了分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