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业力

业力缠身

也许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业力 

业力(梵语:Karma,意为“行为”或“行动”)是源自印度宗教(如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的核心概念,指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业)所引发的因果法则。其核心思想是“因果报应”,即个体的行为会带来相应的结果,影响现世或未来的命运

我们的业力会促使我们现在的固有思维而导致行为 比如说一件事 会有多种方式解决 但你的脑海里却只有一种解决方式 准确来说 你会用你的惯性感觉去解决问题
以负面例子来说 即使从前你用的解决方式  让你痛不欲生 而且需要长时间 面对同样的事 因业力缠身 你还是会用同样的方式去解决 往复来回 导致经历同样的苦果 而不自知 这就是惯性固有思维 所谓的业力缠身

当然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有些人 经历后能吸取教训 能寻思出对自己对大家最有利的方案 
所以每个人的业力轻重不一样 

我们人类生来皆固有自己的执念 固有自己的习惯性思维行为 也就是让自己苦的根源 
你可以试着察觉自己的念头 你对於不同课题 不同关系 你会有不同的批判标准 有些课题你可以很开明 接受不同的声音意见 但有些课题却不 你有自己一定的标准 立场 (不管好坏) 当别人不附和时 你会据理力争 你会批判 或者说 你有你的原则 即使你知道你原则立场不一定对时 你还是根据你的惯性去做 

万般带不走 唯有业随身 今日的行因 造就明日的业果 或下一世 因为人生来就固有的习气

但业可以消

修行的目的 就是让我们可以产生智慧 所谓的戒定慧 
守戒而得定 所谓的觉知 有了定之后 才能得到智慧 才能看清本质 看清真相 从而选择对自己修行有利之事

你可以试着理解 除了生老病死之外 一切苦的根源 都是我们的觉受
我们所有觉受 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对所有外在物质 文字语言 人际关系 事件 认知 行为等 有二元的批判 有分别心  这是天生俱来的 也可以说是因缘条件促使的 
当你放下所有的定论 所有外在一切有好坏 也没有好坏对立时 你就不会有负面的觉受了 

所以觉知才是唯一消业障的方法 当你有觉知时 你看清自己的业力 你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式去解决的问题 选择一个对你修行有利 选择一个可以减少大家苦的方式 而不是用你的惯性感觉 感觉就是你的业力 再造更多的苦因 

人教人 教不会 事教人 一次会 一次不会就两次 三次 直到你会
就看大家的业力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