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习是很重要 但是有觉知的学习 更为重要
知识是中性的 也是局限性的
我们的成长学习环境都不同 所以认知也大不相同 加上我们被传统的教学引导 以至于我们对认知 对文字 会有二元对立之分 一般人有主观性的对错判断
我们喜欢听成功人的演说或书 其实 是命运促使他某些行为致使他成功 也是他的个人经历 他的心路历程 让我们觉得也许学习他这样的行为 习惯也能促使我们成功
我们大家的认知 生长环境 思维 大不相同 加上我们所听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不能成为定论
当然有极小部分人也可能因命运使然 让他接触到新的认知且知行合一 促使他成功
当然也有大部分人 也只存在听 不做 因为固有认知定性或念头使然 那他可能需要经历 需要撞南墙才可能觉醒
当然成功人的演说 可是有逻辑性 因为他已被标榜为成功
确切来说 这是只是他的演说观点 不是事实 但是我们的惯性思维 觉得是人生真理
不管是任何知识点 大部分都只是观点 不是事实 就算你觉得是事实 可能是你的认知局限 或者是科学暂时无法证伪 科学一直都在推翻科学 需了解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是有限的
知识 可以让我们提升认知 同时也会局限我们的认知
不否认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需要客观理性觉知的学习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看清知识的本质 接受新知识时 认清它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知识多了 你可以联想到更多可能性 而不是设定说 那是定论
培养一个开明的心 可以接受一切新的认知 同时不被它局限我们视野
当然 不开阔新的认知 也很好
一个俗家弟子 问师父:请问师父 修行能得到什么 师父答:我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弟子又问: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修行 师父答:我减少了 各样的情绪 恐惧 内耗 焦虑 不安
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时 可能也是一种欲望 一种执念
《庄子 养生篇》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已有涯随无涯 殆已
生命是有限 知识是无限 以有限生命追求无尽的知识 会让我们很累啊
网络解读 > https://www.sohu.com/a/396648990_100236035
《道德经》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与至于无为
学习能增加认知知识 做加法 反而局限自己 若遵行道得舍弃世俗的欲望 成见 不断放下
做减法 直到无为 不刻意妄为 即遵从自然法则 顺其自然 则得道
也许向内求 是唯一的答案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观点 他的观点 请大家参悟
当然也有大部分人 也只存在听 不做 因为固有认知定性或念头使然 那他可能需要经历 需要撞南墙才可能觉醒
当然成功人的演说 可是有逻辑性 因为他已被标榜为成功
确切来说 这是只是他的演说观点 不是事实 但是我们的惯性思维 觉得是人生真理
不管是任何知识点 大部分都只是观点 不是事实 就算你觉得是事实 可能是你的认知局限 或者是科学暂时无法证伪 科学一直都在推翻科学 需了解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是有限的
知识 可以让我们提升认知 同时也会局限我们的认知
不否认学习知识的重要性 但是需要客观理性觉知的学习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看清知识的本质 接受新知识时 认清它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 知识多了 你可以联想到更多可能性 而不是设定说 那是定论
培养一个开明的心 可以接受一切新的认知 同时不被它局限我们视野
当然 不开阔新的认知 也很好
一个俗家弟子 问师父:请问师父 修行能得到什么 师父答:我没有得到任何东西
弟子又问:那为什么我们还要修行 师父答:我减少了 各样的情绪 恐惧 内耗 焦虑 不安
期望得到某些东西时 可能也是一种欲望 一种执念
《庄子 养生篇》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已有涯随无涯 殆已
生命是有限 知识是无限 以有限生命追求无尽的知识 会让我们很累啊
网络解读 > https://www.sohu.com/a/396648990_100236035
《道德经》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与至于无为
学习能增加认知知识 做加法 反而局限自己 若遵行道得舍弃世俗的欲望 成见 不断放下
做减法 直到无为 不刻意妄为 即遵从自然法则 顺其自然 则得道
也许向内求 是唯一的答案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观点 他的观点 请大家参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